
美国实行总统制,总统选举每四年举行一次。美国总统选举制度复杂,过程漫长。选举的主要程序包括预选、各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确定总统候选人、总统候选人竞选、全国选民投票选出总统“选举人”、“选举人”成立选举人团投票表决正式选举总统和当选总统就职典礼等几个阶段。
根据美国选举制度,美国总统由选举人团选举产生,并非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获得半数以上选举人票者当选总统。选民在大选日投票时,不仅要在总统候选人当中选择,而且要选出代表50个州和华盛顿特区的538名选举人,以组成选举人团。绝大多数州和华盛顿特区均实行“胜者全得”(winner-take-all,又译作赢者通吃)规则,即把本州或特区的选举人票全部给予在本州或特区获得相对多数选民票的总统候选人。当选的选举人必须宣誓在选举人团投票时把票投给在该州获胜的候选人。因此大选结果通常在大选投票日当天便可根据各州选举结果算出。
根据程序,美国参众两院还要举行联席会议,清点选举人团投票结果,宣布获胜者,至此新总统当选程序才算全部完成。但长期以来,美国总统选举结果通常在大选投票日就已成定局,选举人团投票和国会点票只是礼仪性的程序,并无实际意义。
美国总统的权利
美国总统行使行政权,是政府首脑和三军统帅
美国总统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和三军统帅。在一般的行政权利上,美国总统可以否决任何获国会通过的法案,可以向国会提出各种咨文,包括国情咨文、预算咨文、经济咨文、特别咨文等,并拥有对相关案进行立法的建议权;有权提名联邦最高司法官(正式当选需要获得美国参议院的认可);拥有对联邦罪名的赦免权;有权任命驻外大使、公使和领事(须经参议院认可)、接见外国大使及公务人员等,有权与外国建交、缔结条约(须经参议院2/3多数票的批准)。此外,总统拥有权力与外国签订一切行政协定,而且不需经参议院的同意。
在军事权力上,美国总统是美国军队的最高领导人,可以通过参谋长联席会议和国防部等渠道指挥各类军事活动。在美国,对外宣战权属于国会,但总统有权不经宣战即展开军事行动。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国会拥有向军队拨款以及立法节制军队的权利,即国会可以随时切断军队的预算,因此总统绕过国会直接授权的军事活动在时间上一般受限。
在美国,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竞选总统,根据美国《宪法》规定,美国总统必须年满35岁、在美国居住14年以上,且必须是自然出生的美国公民。在美国所有的政府公职中,只有总统和副总统必须是“出生时为美利坚合众国公民”。

大选何时举行?
它在偶数年11月第一个星期一过后的第一个星期二举行。
为什么定在11月初?
美国在历史上大部份时期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立法人员因此考虑到,11月也许是农民和农业工人能够去投票站投票的最方便的时间。那时,秋收已经结束(春天是播种时节,夏天忙于田间的劳作和照料庄稼),然而全国大部份地区气候还足够温和,使人们还能够在石土路上旅行。
为什么选星期二?
由于美国农村的大部份居民当时要走很远才能到达各县首府进行投票,星期一被认为不太合理──这意味着很多人星期天就要上路,而这与教堂活动和主日礼拜发生冲突。
为什么选第一个星期一后的第一个星期二?
立法人员有两个原因不将11月1日作为选举日。第一,11月1日是诸圣日,也就是罗马天主教的弥撒日。第二,大部份商人当时习惯于在每个月的第一天做上个月的帐。国会当时显然担心前一个月经济上的成败可能会对投票造成不应有的影响!
总统什么时间任职?
就职典礼是美国总统选举的最后一道程序,只有到当选总统于次年1月20日手抚《圣经》(历史上除西奥多·罗斯福)宣誓就职时,美国的总统选举才告结束。
美国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拥有着最强的军事实力,美国总统作为美国的政府首脑和三军统帅,每次换届选举都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2016年,既是现任总统奥巴马任期的最后一年,也是下一任总统产生之年。
从2月到12月,美国总统大选活动将跨过春夏秋冬。从2月开始,美国总统大选正式拉开序幕。在2月-6月,各个党派将分别预选出自己的总统竞选人;在7月份,各党派将正式确定党内总统竞选人,比如,共和党和民主党今年分别提名了特朗普(Donald Trump)和希拉里(Hillary Diane Rodham Clinton)作为总统竞选人;从7月份到11月初,各党派总统竞选人将就竞选造势,为了赢得选民青睐,他们将耗费巨资,穿梭于全国各地,进行广告大战、发表竞选演说、会见选民、召开记者招待会以及进行公开辩论等。在11月8日,美国各个州的选民将通过投票选举出“选举人团”,确定了538位“选举人”后,某位总统竞选人所属党派只要获得超过270位选举人席位,那么该总统竞选人将基本锁定总统职位;在12月17日,“选举人团”中的538为选举人将进行投票,正式确定新任美国总统。
新任美国总统将在2017年1月20日正式宣誓就职。
美国有哪些选举形式?
基本上有三种:预选选举、大选和地方选举。此外,还可以举行仅限于某一具体目标的特殊选举,例如,补缺选举。
预选选举:预选选举是政党选择候选人的提名选举。预选选举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只在党内进行。如果是在党内进行,那么只有该政党党员才可以投票。在公开预选中,任何有资格投票的选民,无论党派归属,都可投票。
大选:大选是指从预选选举(或政党代表大会、预选会议)提名产生的候选人中选出担任联邦、州和地方公职的人的选举。大选的目的是在政党提出的候选人、无党 派独立候选人、有时还有原来榜上无名但当场写名的竞选人中,作出最终选择。此外,在预选选举中未能定论的非党派竞选,也在大选时进行决选。州范围的重大议 题可以放在大选选票上。
对美国参议院候选人的要求是:
至少年满30岁,成为美国公民已满9年,是当选州的居民。(《合众国宪法》第一条第三款第三段)
对美国众议院候选人的要求是:
至少年满25岁,成为美国公民已满7年,是当选州的居民。各州和地方的民选官员需要满足该行政区所规定的要求。
总统大选获胜规则——拿到270张选举人票
从美国总统大选的时间表中不难看出,选民普选出“选举人团”中538位选举人席位后基本能确定美国新任总统人选。那么,美国为什么会实行“选举人团”制度,“选举人团”中的选票如何计票,各州的选举人选票又是如何分布?
“选举人团”制度是人民普选和议会选举的完美结合,是美国总统大选制度的核心。早在1787年,美国联邦制宪会便已明确总统选举实行“选举人团”制度。在早期的“选举人团”制度中,美国总统是由各州议会而非选民选出的选举人投票产生,这使得总统大选容易被政党和议会直接控制。在意识到该弊端后,“选举人团”制度开始朝着普选的方向不断改进,并最终确定各州的“选举人团”由选民普选决定。
美国“选举人团”共有538张选举人票,总统竞选人获得的选举人票数达到270张便可宣布当选新一任总统。如果所有的总统竞选人均未能获得270张选举人票,根据美国宪法规定,美国国会众议院将从得票最多的前三名竞选人中选出总统。具体来说,美国各州都将被赋予一张“选票”(50个州共50张选票),得票数过半(26票)的竞选人将当选新任总统(觉得自己获胜无望的竞选人可以选择将自己的选票转移给其他竞选人)。随着美国“两党制”政党制度的确立,选举人票基本上由民主党和共和党瓜分,其他政党自1976年以来在所有的大选中从未获得任何一张选举人票。

图1、历次美国大选中选举人票在不同政党间的分部
美国各州拥有的选举人票数同该州在国会的参议员和众议员人数总和相等。美国各州均拥有2名参议员,众议员的人数则根据各州的人口比例来分配。人口规模大的州将拥有更多的众议员人数,因此也拥有更多的选举人票。值得说明的是,虽然哥伦比亚特区在国会中没有任何有投票权的参议员或众议员,但它仍拥有3张选举人票。

图2、美国2016年中通“选举人团”的选票分布图
“选举人团”的选票主要实行“胜者全得”的计票方式。除了缅因州和内布拉斯加州这两个州是按普选得票比例分配选举人票外,其余48个州和华盛顿特区均实行“胜者全得”制度,即把本州的选举人票全部给予在该州获得相对多数普选票的总统竞选人。由于采用“胜者全得”制度,美国大选可能会出现总统竞选人赢了人民的普选票,却因选举人票没过半数而输掉大选的情况(下一部分将对此进行详细解释)。
赢了民众支持率,也可能输掉最终的总统大选
一般来说,“选举人团”最终的投票结果与民众普选的结果会保持一致。比如,在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中,民主党竞选人奥巴马在26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获胜,共赢得332张选举人票,超过共和党竞选人罗姆尼的206张选举人票;与此同时,奥巴马的普选支持率为51.1%,高于罗姆尼47.2%。

图3、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中两党总统竞选人在各州获得的选举人票数
回顾近10届美国总统大选中两党竞选人的“选举人团”得票率和民众普选支持率,只有在2000年“选举人团”得票率与普选支持率不匹配,其余9届大选中它们均保持一致。在2000年大选中,共和党总统竞选人小布什共获得50.5%的“选举人团”得票率,超过民主党候选人戈尔的49.5%,成功当选美国总统;在民众普选支持率方面,小布什的支持率为47.9%,落后于戈尔的48.4%。

图4、2000年总统竞选中“选举人团”得票率与普选支持率不一致

图5、历届大选总统竞争选人之间的“选举人团”得票率和普选支持率差值
“选举人团”得票率与普选支持率不一致并非没有可能发生,普选支持率高不等价于“选举人团”得票率高。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美国一共有3个州,人口规模分别为10万、5万和5万,它们的选举人票分别为8张(2张+6张)、5张(2张+3张)和5张(2张+3张)。假设存在总统竞选人A和B,其中,A在人口10万的州获得普选选票9万张,在人口5万的2个州分别获得普选选票2万张;B 在人口10万的州获得普选选票1万张,在人口5万的2个州分别获得普选选票3万张。按照“胜者全得”的“选举人团”计票方式,竞选人A仅获得人口10万人州的8张选举人票,竞选人B获得人口5万人的两个州的共10张选举人票,这样B将获得美国总统职位。比较普选支持率,A的支持率是65%(13万/20万),超出了B的支持率35%(7万/20万)。选举人得票率与普选支持率可能存在的不一致说明,相较于普选获胜制度,“选举人团”制度能更好地兼顾那些人口规模较少的州的利益,如美国宪法所释——“更能体现民主的真谛”。

图6、历届大选中主要总统竞选人的选举人团得票率情况

图7、历届大选中主要总统竞选人民调支持率情况
赢得大选的秘诀——拿到“摇摆州”的选举人票
何为“票仓”?就是指某党在这个州的支持率较高,在大选中基本能从该州获得全部选举人票。比如,共和党的传统“票仓”包括德克萨斯州、密西西比州、亚拉巴马州、南卡罗来纳州、怀俄明州、犹他州、爱达荷州和内布拉斯加州,民主党的传统“票仓”包括加利福尼亚州、佛蒙特州、马萨诸塞州、俄勒冈州、夏威夷州、康涅狄格州、伊利诺伊州、罗得岛州、纽约州。
何为“摇摆州”?通俗的讲,就是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没把握”的州。由于美国大多数州的“选举人团”选票采用“胜者全得”的计票方式,因此各党派的总统候选人倾向于将更多时间、精力和金钱投入到在双方都没有明显优势的州上,即所谓的“摇摆州”。在美国,摇摆州并非一成不变,每次大选中,部分传统的“票仓”会因其他政党影响力的扩大而变为摇摆州,部分摇摆州也会因某个政党影响力的急剧下降而转变为其他政党的“票仓”。
在2012年总统大选中,主要的摇摆州包括俄亥俄州、佛罗里达州、内化达州、威斯康辛州、新罕不什尔州、北卡罗来纳州、科罗拉多州、爱荷华州、弗吉尼亚州,共拥有选举人票110张。民主党总统竞选人奥巴马获得了上述摇摆州中的66张选举人票,超出共和党竞选人罗姆尼的44张,为最终的大选获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8、2012年大选中两党在摇摆州的普选支持率和选举人票获得数
摇摆州的投票结果往往决定了大选的最终结果。由于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有传统的“票仓”,因此每次大选中,决定最终大选结果的往往是摇摆州的投票结果。通过统计自1996年以来的历次大选投票结果,我们发现,有8个州一直是摇摆州——两党普选投票支持率的差距一直在5%甚至3%以内(这8个州分别是新罕不什尔州、俄亥俄州、佛罗里达州、亚利桑那州、内华达州、科罗拉多州、弗吉尼亚州、宾夕法尼亚州),而只要获得这8个州的大多数选举人票,最终均能赢得总统大选。比如,在1996年,民主党的克林顿赢得了6个摇摆州的选举、共85张选举人票,最终成功当选美国总统;在2004年,共和党的小布什赢得了6个摇摆州的选举、共84张选举人票,最终成功当选美国总统。

图9、1996-2008年大选中两党在主要摇摆州的获胜及拿票情况

在美国,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竞选总统,根据美国《宪法》规定,美国总统必须年满35岁、在美国居住14年以上,且必须是自然出生的美国公民。在美国所有的政府公职中,只有总统和副总统必须是“出生时为美利坚合众国公民”。
如何当选美国总统?——搞定“选举人团”
“选举人团”制度是美国大选制度的灵魂。当选美国总统的核心条件,是在11月8日的“选举人团”选举中拿到270张选举人票;当选美国总统的终极秘诀,是搞定两党双方都没有把握的“摇摆州”。
赢得大选的秘诀——拿到“摇摆州”的选举人票
何为“票仓”?就是指某党在这个州的支持率较高,在大选中基本能从该州获得全部选举人票。比如,共和党的传统“票仓”包括德克萨斯州、密西西比州、亚拉巴马州、南卡罗来纳州、怀俄明州、犹他州、爱达荷州和内布拉斯加州,民主党的传统“票仓”包括加利福尼亚州、佛蒙特州、马萨诸塞州、俄勒冈州、夏威夷州、康涅狄格州、伊利诺伊州、罗得岛州、纽约州。
何为“摇摆州”?通俗的讲,就是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没把握”的州。由于美国大多数州的“选举人团”选票采用“胜者全得”的计票方式,因此各党派的总统候选人倾向于将更多时间、精力和金钱投入到在双方都没有明显优势的州上,即所谓的“摇摆州”。在美国,摇摆州并非一成不变,每次大选中,部分传统的“票仓”会因其他政党影响力的扩大而变为摇摆州,部分摇摆州也会因某个政党影响力的急剧下降而转变为其他政党的“票仓”。
在2012年总统大选中,主要的摇摆州包括俄亥俄州、佛罗里达州、内化达州、威斯康辛州、新罕不什尔州、北卡罗来纳州、科罗拉多州、爱荷华州、弗吉尼亚州,共拥有选举人票110张。民主党总统竞选人奥巴马获得了上述摇摆州中的66张选举人票,超出共和党竞选人罗姆尼的44张,为最终的大选获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摇摆州的投票结果往往决定了大选的最终结果。由于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有传统的“票仓”,因此每次大选中,决定最终大选结果的往往是摇摆州的投票结果。通过统计自1996年以来的历次大选投票结果,我们发现,有8个州一直是摇摆州——两党普选投票支持率的差距一直在5%甚至3%以内(这8个州分别是新罕不什尔州、俄亥俄州、佛罗里达州、亚利桑那州、内华达州、科罗拉多州、弗吉尼亚州、宾夕法尼亚州),而只要获得这8个州的大多数选举人票,最终均能赢得总统大选。比如,在1996年,民主党的克林顿赢得了6个摇摆州的选举、共85张选举人票,最终成功当选美国总统;在2004年,共和党的小布什赢得了6个摇摆州的选举、共84张选举人票,最终成功当选美国总统。
还没有评论。快来添加一条吧!